这和“投龙”的最初形态有关。
在东汉末年,流行一种“三官手书”。三官指的是天、地、水三官,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顾名思义,它就是以天、地、水为祷告对象,“三官手书”上写下你的姓名和祷词,随后扔到天上、埋到地里、沉于水中,三官收到后便会降福。
据此演变而来的投龙简也分为山简、土简、水简三种:山简投于高山,土简埋于地下,水简投于潭洞水府。
前面提到的唐玄宗衡山紫盖洞铜简是水简,而另一件比较出名的帝王投龙简——武则天嵩山金简则是山简。
700年,正在嵩山三阳宫养病的武则天,在服用“长生药”后,命胡超就近投龙于嵩山。除了祈求长寿外,金简中还有这么一句话:“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陶金解释道:“至六朝时期,山川具有了道德的维度,人的善恶都要被山和川对应的地官和水官进行记录,在这样一个前提下,投龙者实际上通过管理善恶的山水来进行忏悔祈告,请求他们赦免自己的罪过,进而获得上天的福佑。”
结合历史,你懂武则天的心态吗?
也有人疑惑:唐玄宗明明在长安祭祀,为什么铜简跑到衡山去投?
原来为了能让四海八荒的神仙都能够听到自己的心愿,不差钱的唐玄宗还干了一件事。
据《唐会要》记载,每年春天,中央会派人将金龙玉璧送到几十个甚至上百个郡县,投到先前设定好的名山水府的祭坛中。
在简的背面,写了替唐玄宗办差的人。一共5个人,2位道士、2位官吏以及1名随从。
这些人被选出来是有说法的,主事的孙智凉是当时出了名的长寿代表。除了随从之外的3个人,都是与唐玄宗同月出生的人。
被派去投龙的人有讲究,投龙投在哪里和怎么投,更有讲究。
为了让各郡县按照统一的套路进行投龙,唐玄宗特地颁布了一本《开元立成投龙章醮威仪法则》。
投龙的这些“洞天福地”谁定的?
高道司马承祯。
与唐玄宗交好的他,所作的《天地宫府图》是现存最早的“洞天福地”谱系,以天台山为中心沿浙江地区展开,共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与“七十二福地”,共计118处名山。
问题又来了:据记载,投龙简送到最远的地方之一,在敦煌。离它最近的“洞天福地”也要相隔千里,怎么投?
在今藏法国图书馆编号为P.2354的敦煌写本中记载道:“若定州未定名山水府,事须择图经、捡古迹,诠定堪投处所,令遣造坛。”
于是,送到敦煌的投龙就投到了“沙井”,也就是现在大家熟知的月牙泉。
魏祝挺介绍,在正式投龙之前,还有一大堆要准备的事项,比如在投龙地200步距离的地方得再修一个高1尺4寸、方2丈4尺的小坛,并在小坛的百步距离内进行洒扫。
洒扫之后,还得在附近道观再做上几天法事,才能真正开始投龙。
刘禹锡曾经详细记录了宰相令狐楚送赵常盈等人去岳山投龙的场景。
“银珰谒者引蜺旌,霞帔仙官到赤城。白鹤迎来天乐动,金龙掷下海神惊。”
翻译出来就是,使者们需穿戴银饰、手持彩带以迎神灵,待到金龙投下,白鹤翩翩而来,天上的音乐也随之响起。
真的吗?不确定。
在各地的记载中,投龙后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祥瑞,其中,最耳熟能详的莫过于颜真卿的《麻姑仙坛记》:“天宝五载,投龙于瀑布,石池中有黄龙见,玄宗感焉,乃命增修仙宇、真仪、侍从、云鹤之类。”
干活的人是否真正见到了黄龙不得可知,但把唐玄宗哄开心了,倒是实打实的。
到后期,使者汇报投龙后的异象,变成了一场高考语文作文大pk,没一点想象力你都出不了这一趟差。
有人在蜀郡江潭看到一条五彩斑斓的蛇从洞潭里游出,有人在北海郡洞天看到瑞云而出,空中突然传出“皇帝寿一万一千一百岁”的声响……以至于宋人赵明诚在《金石录》中吐槽:“盖天宝中玄宗方崇尚道家之说,以祈长年。故当时谄谀矫妄之徒,皆称述奇怪,以阿其所好。而居真遂刻之金石,以重欺来世,可谓愚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