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记者搜索相关电商平台,并未发现发现有售卖异烟肼。不过,在一家化工网上,有商家批发销售异烟肼原料。
网上批发销售异烟肼原料。
“单价190元/公斤。”一商家介绍,要购买需提供营业执照,签订合同后发货。记者询问对于公司资质是否有要求,对方发来一张其公司对于销售员供货的要求,其中称“如企业工商营业执照上经营范围仅包含货物及技术进出口(不含国家禁止或限制进出口的货物及技术)。我司予以供货。”记者询问是否注册一个贸易公司即可,对方称是,不过“最好带一个化工原料字眼的吧”。
异烟肼能毒死狗吗?
有论文说可以,但作者回复:属科研试验,未向社会推广
关于异烟肼用于毒杀犬只,《遛狗要拴绳,异烟肼倒逼中国养狗文明》这篇网文提到了2015年四川德阳动物防疫站的一篇学术论文。
该论文题为《异烟肼扑灭流浪犬的可行性研究》,作者包括崔婷婷在内的6人。据作者简介一栏,作者崔婷婷硕士研究生,兽医师,现从事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工作。
该试验的结论为:绝大多数投药成功的犬只均中毒死亡,从投药到死亡的时间均较短,表明犬对异烟肼比较敏感;犬中毒后无明显的攻击性,不会造成人员伤害;异烟肼成人口服剂量为1次0.1—0.3g,即使人误食高剂量组的中毒狗肉,也不会造成人员中毒。因此,异烟肼可以作为灭犬药物。
不过作者也在文末表明,“试验的样本数过少,试验中个别犬只不食,会影响试验结果,在正式试验时需增加样本数量”。
以上述崔婷婷为第一作者在2016年又发表了一篇论文《犬服用异烟肼后对畜禽的攻击性研究》。“本次试验再次证实了用150mg/kg体重剂量的异烟肼灭犬效果较理想,致死率100%。”论文分析称。
崔婷婷8月10日回复南都记者表示:关于《异烟肼扑灭流浪犬的可行性研究》作以下说明: 1、此试验是为了扑杀狂犬病疫区犬只和城市流浪犬只寻找一个有效办法,预防控制狂犬病的发生。 2、异烟肼扑灭流浪犬的可行性研究是实验室内的科研性试验,并未向社会推广。请广大群众不要滥用药物。
南都记者检索知网发现,国内关于异烟肼对犬类的作用研究并不多。这些论文中有一篇报告了发生时间为1995年的一起犬在误服异烟肼后经抢救无效死亡的案例,这个案例被上述论文《异烟肼扑灭流浪犬的可行性研究》所引用。
发表时间为2003年的一篇论文《大剂量异烟肼在家犬体内药动学研究》,作者单位为广西桂林市人民医院。结果发现,当使用异烟肼300mg时,家犬均发生食欲不佳、萎靡不振、呕吐等现象,但论文并未提及试验犬只是否死亡的情况。
多方说法
医生:
可能副作用之一是肝损害,发病有一个过程
对于异烟肼,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内六科副主任詹宝丰医生表示,异烟肼一直是治疗肺结核病的一线用药,从上个世纪60年代一直临床使用。异烟肼确存在一些可能的副作用,如肝损害、末梢神经炎,“作为专科医生大家都知道”。但是,他认为,异烟肼的“毒性”应该没有立即就毒死一只狗这么强,“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毒性,觉得有些夸大”。
异烟肼的可能副作用之一是肝损害,詹医生称,“(就是)爆发性肝炎,也需要个过程,没有说立刻(就)当场死亡。”詹医生认为,其实毒副作用对人和对狗应该都一样。他告诉记者,异烟肼用于人体,一般临床使用量20-30mg/kg,是安全的。
不过,根据媒体报道,也有从事动物医学的医生表示,过量异烟肼对狗的伤害是致命的,一般情况下,20分钟之内就会死亡,“异烟肼则十分致命,一般情况下治愈率仅为10%”。
关爱动物公益组织:
很反感不文明养犬,但是投“毒”无异缘木求鱼
《遛狗要拴绳,异烟肼倒逼中国养狗文明》网文称,“异烟肼,给予了小区内不养狗之人一个犀利的武器”,让他们对抗不文明养犬行为。该网文引发网友激烈讨论,有赞有弹。
广州市越秀区阿派关爱小动物社会发展中心负责人陈嫱在这篇文章之前并不了解异烟肼,但是她表示,身边的宠友和领养人都有经历过宠物中毒事件,“至于是否蓄意毒杀很难做出绝对判断,在小区里牵绳遛狗,忽然就毒发了,很短时间毙命,医生判断都是烈性毒药,以鼠药居多”。
“我自己也很反感不文明养犬行为,无论是出门遛狗不牵绳还是让犬只随地大便不收拾,或者是犬只吠叫扰民,这都是让人厌恶的行为。”陈嫱表示,然而,这一切的错误在于人而不在于狗,主人不文明才会有不文明的宠物。“以投毒杀狗的方式试图改变这一现状无异于缘木求鱼,无区别毒杀殃及文明养宠人,反而会激起养宠人和爱护动物人的愤怒。”她表示。
律师:
投毒或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
对于投放异烟肼对抗不文明养犬行为,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朱光辉认为,投放这个行为已经危害到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就是修订前的“投毒罪”)。即使明确不危害人的身体健康,他认为狗属于公私财产,同样属于该罪行为侵害的客体。“如果已经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的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则应依照该罪规定的第二款处罚,可能会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
采写:南都记者 陈杰生 实习生 董晨曦 周文婷 林泽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