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 吕布那么厉害,为什么会失败?

三国| 吕布那么厉害,为什么会失败?

陈宫迎吕布的时候,程昱就说了陈宫只是利用吕布的观点。《三国志·魏书·程昱传》云:“陈宫叛迎吕布而百城皆应,似能有为,然以君观之,布何如人哉!夫布,粗中少亲,刚而无礼,匹夫之雄耳。宫等以势假合,不能相君也。兵虽众,终必无成。”

有人对兖州之战吕布失利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兖州之战是一场兖州豪族联合并州军事集团图谋反抗外来势力统治的军事政变。就性质而言,兖州之战与官渡之战都是曹操对世家大族的胜利,前者是后者的预演。吕布失利的根本原因在于,兖州豪族受到曹操等新兴寒门势力的打击,对地方政权的控制力削弱了。在兖州之战中,吕布率领的并州军只是兖州豪族权以凭借的工具,他们的战斗力强于曹操,但由于联军内部不够团结、缺少外援、粮草不足,加之受到袁绍出兵的干预,所以在正面作战占有优势的情况下,吕布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1]

03

其实如果将吕布定义为汉末群雄,他倒不至于被定义“失败”。杨懿、王舒彦《论汉末吕布》则认为:“将吕布之一生事功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追随王允洙杀董卓其次是与陈宫、张邈联合企图占据兖州;最后是袭取徐州跻身成为汉末群雄之一。在这三个阶段中吕布接连与王允袁术、张杨、袁绍、曹操和刘备等人发生联系其中大部分是当时的大姓、名士。而且值得注意的是第一阶段中吕布主要是与王允交往井被视作附庸般的“剑客”。第二阶段中吕布与陈宫、张邈的交往则是“共牧兖州”这与前一阶段相比已经从原来的从属身份上升为了同盟者不过依旧还是被利用的。至于到了第三阶段吕布趁着袁刘交战的机会主动出击、袭取徐州成为一方诸侯俨然领袖人物。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与大姓、名士的交往过程中吕布经历了地位依次上升、从被动到主动的变化随之井行的便是从边地武人到汉末群雄的逐步蜕变这说明了自诛杀董卓以来与大姓、名士之间的交往对吕布的一生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之所以会如此则是因为汉末以来无论是何进辅政还是董卓进京抑或是山东兵起群雄割据东汉末期的政局都是由大姓名士左右的他们是社会上最具有活动力量的集团,这一历史大势注定了吕布会与当时的大姓、名士发生紧密的联系而频繁的交往又使得吕布逐渐崭露头角最终跻身为汉末群雄之列。”[2]

从个人角度来讲,在汉末乱世,吕布作为从一名边地武人,跻身一跃,能够有机会参与高层或称雄割据,本身已经算是成功。

04

如果把镜头放在微观层面,吕布有没有翻盘的机会?

厦门大学的林榕杰提出了一种假设,吕布在初平三年到关东后,当时应考虑先投奔陶谦等相对弱小的军阀,在实力有所增长后待机再谋其地。吕布在陈宫等支持下进入兖州后,在与曹操交战中未能力求掌握主动权,且在争取外援上也不成功,加上谋略方面逊于对方,后来不得已退出兖州。吕布占据徐州后,不应与刘备讲和,而应与袁术合纵,这样才有一定把握与曹操对抗。从初平三年到建安三年,在关东的这数年间,他在战略或策略上犯了一些错误,不仅因为其本人"勇而无计",还因为他缺乏得力谋士。[3]

咱不讨论这个对错,其实我觉得吕布是有一些微小的机会的,但是翻盘的概率都不大。

第一次是诛杀董卓后,与王允共掌朝政。如果能说服或者威逼王允赦免凉州人,如果进而避免了李傕郭汜之乱,那吕布也不会因此出逃京师,后面的路会很好走。但是,现实是吕布虽然和王允共掌朝政,但士大夫根本看不上他,他除了自己的并州兵,在京师的影响力也有限。所以,这次翻盘的可能性并不大。

第二次是在到关东后,先投奔相对弱小的军阀。注意,陶谦不但不是弱小的军阀,而且不见得能容吕布。他大概率会像袁绍、袁术兄弟那样,先假客气式的接待吕布,然后找机会赶他走。那么相对弱小的是谁?自然是吕布的好兄弟张扬。吕布实际上也投奔的张扬,但实际上的结果呢?张扬还是在李傕郭汜与部下的威胁下送走了吕布。

还有张邈,吕布离开袁绍去投奔张杨的时候,经过张邈住处,与他告辞,两人拉着手立下了誓言。结果袁绍听说这件事,无比气愤。张邈担心曹操会替袁绍杀自己,心中总是不安。所以也不敢和吕布怎么样。至于后来联合吕布,那是另一回事了。

第三次是兖州之战。张邈和陈宫秘密迎接吕布来担任兖州牧,吕布很快便占据濮阳,除了鄄城、范、东阿三座城池,其他地区基本都归附了吕布,当时形势一片大好。

但这种形势仍任是表面上的。当时程昱劝说范县县令靳允的说辞就很有代表性,程昱说:“陈宫背叛曹操,迎接吕布,而诸城全都响应,似乎能有所作为。然而据您观察,吕布是个什么样的人?吕布为人粗暴而很少与人亲近,又刚愎无礼,不过是个勇猛的匹夫而已。陈宫等人在目前形势下与他联合,只是互相利用,不会奉吕布为主,因此,他们虽然兵多,但终究不会成事。”陈宫和吕布的联合不够真心,各自为兵,这是他们失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还有,兖州之战,看起来是吕布地多兵少,曹操地少兵多。但是仔细分析的话,就可以看出来吕布地多只是表面上,兖州各州郡不过是名义上奉吕布而已。吕布实际上也没有怎么调动这些州郡太守。

更重要的一点是,兖州之战袁绍也出兵帮助了曹操。如袁绍的臧洪进驻了东郡。这种情况下,吕布怎么可能翻盘?

所以,我认为吕布没有翻盘成功的问题,可不是没有得利谋士这么简单。在微观层面上,吕布翻盘逆袭的可能性太小了。

05

那吕布到底还有没有机会?

诸葛亮出山前的《隆中对》里说:“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鲁肃对孙权也曾说过:“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釁……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可以说官渡之战后,战略家都把眼光放在了南方,因为大家都知道, 北方有个强大的曹操,短时间内或者有生之年是无法在中原有所作为的。所以,刘备入了川,孙权经营江东,这都成为与北方鼎立的势力。

我也学学好事者开个历史的天眼,如果吕布能学习刘备或孙坚甚至公孙度、公孙康,在中原地区以外的地方凭借地理优势建立自己的有效统治,或许他还有机会(当然这仅仅是一种假想)。这是上策。

或者学学张绣,认识到自己难成气候,归属部队早些投靠曹操,也能落下一个较好的下场。这是中策。

然后走自己的老路,最后被消灭,这实在算是个下策了。

06

小结一下,我之前看到,老有人说,反复无常、见利忘义、不善用人、自视甚高等处世哲学和人格缺陷是导致吕布失败的主要原因。这未免太表面化、幼稚化了。吕布的失败几乎是先天注定的,从他的出身、他的经历再从他与大族的关系再到他的性格及政治才干方面几乎都注定了他的失败。

参考文献:

[1]张寅潇.汉末中原豪族对地方政权控制的削弱——兖州之战吕布失利原因新探[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

[2]杨懿,王舒彦.论汉末吕布[J].襄樊学院报.2012.33(1)

[3]林榕杰.论吕布的失策[J].襄樊学上饶师范学院院报.2009.3329(5)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阅读

着装度最高搭配推荐 QQ飞车手游着装度最高搭配怎么选
女生正确撩汉的5种操作
365659

女生正确撩汉的5种操作

⌚ 07-23 👁️ 5317
内地如何购买港股?如何开通港卡,2025年港美股券商开户打新全攻略!